小学教育随笔

时间:2024-02-12 08:40:39
小学教育随笔

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?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,篇幅短小,表现形式灵活自由。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育随笔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小学教育随笔1

近日,郑州市经开区六一小学的老师纷纷表示,因为一件系鞋带的小事,从王超校长身上看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性和细微性,深受启发。

事情发生在不久之前,在一天中午放学时,王超校长在和工人师傅一起测量教室门口的'宽度,碰到了准备离校的小程同学,走在班队的最后面。这时,王校长叫住了刚升入三年级的小程,原来他看到小程的鞋带开了,二话没说,蹲下来给小程系好鞋带,拍拍他的肩膀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。这一幕让老师们有点目瞪口呆,因为这已经不是王校长第一次为小程系鞋带了。在xxxx年的春天,王超校长刚刚来到六一小学,一次课间活动,小程的鞋带开了,自己又不会整理,王校长蹲在小程旁边,先把自己的鞋带解开,一步一步地教小程,做完一遍,王校长看效果不理想,转而手把手教小程,可是小程还是不会,这时候,围观的同学开始发笑。王校长开玩笑地说:“大家看,小程会变魔法啊,我们一系,两根带子就到一起了,小程一系,还是能分开,这个魔法真有趣!”学生们听完开始换种眼光看小程了。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,王校长终于教会了小程自己整理鞋带。而这才不久,年幼的小程却又将鞋带弄的一团糟。围观老师忍不住问王校长,王校长却表示,如果小程还是不会自己整理鞋带,他会一直系下去,这是每个六一的老师都会做的小事情。

小学教育随笔2

每学期开学时,可能是学生和我不熟悉,所以他们都非常遵守纪律,学习气氛也不错。随着和学生的不断深入了解,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是与众不同的,他在座位上始终玩自己的东西,还时不时的想和周围的同学说话,整节课都没拿怎么画,就把本子合上,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情。他就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王小小(化名)吧。为了让他对我的教学内容感兴趣,我走到他的面前,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呀?”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了他的名字。我笑了笑离开了,其实心里很不是滋味,就觉得这孩子真可怜有可恨,难道以后的日子他都要这样度过吗?小学就这样,以后的学习怎么办?

后来的美术课他依然我行我素,自玩自的。我忍不住了,心想:不能这么下去了,这样不仅他什么都学不到,还会影响周围的同学。于是,下课后我又一次走到他的面前,轻声问道:“王小小(化名),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?”他边笑边回答。我顺势把他熟悉的卡通形象都画了下来。他显得很惊讶,觉得绘画真神奇。谁知他也画了一个“大白”形象,这个结果让我有点意外,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,我本以为他对绘画一点兴趣都没有!这次谈话让我看到了一点希望。

接下来的几节美术课我时刻关注他的表现,时不时的提醒他看老师或我是如何示范的,但大多时候他依然不怎么理会我。我呢,也许因为他是一个特殊的学生吧,也没生气。后来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,他在座位上坐不住,如果让他来到我的面前是不是能好些呢?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再让学生完成任务的间隙,让他来到讲台前我对他进行“一对一”教学。原以为他在讲台前会捣乱影响其他学生,没想到他真的开始听我的讲解与示范,也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了,开始他只要能把形画好。我就在全班面前好好表扬了他。也许是我的表扬让他有了一些自信,他上美术课越来越认真了,也开始交作业了,于是一上课就特意把他的美术作品当案例进行讲解,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如何解决绘画时出现的问题,同学们看到他的作品在我的.手中经过调整变得很“精彩”,都很高兴,通过这样的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明白,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方法,每个人的作品都会很成功。每次他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。全班同学也从最初的瞧不起他慢慢开始佩服他了,提到王小小(化名),他们总会说王小小(化名)的美术进步真大。那时的他虽然只是做到了一个学生完成任务的要求,但已经是巨大的改变了,慢慢的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了。发现其他学生美术作品出现问题时,我会在有意的询问他能不能发现问题,并找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,他好像也越来越懂事了,美术作品不仅能构图完整,而且开始注意色彩的搭配了。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特别为他高兴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课堂上的他终于“忙碌”起来了,只要参与,就会有收获。只要孩子愿意学,老师就有办法教。整个转变的过程让我倍感欣慰。

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帮助和鼓励这个越来越讨人喜欢的孩子。他更自信了,每次画完总是找到我“老师你看怎么样”?也许是他突然开窍了,也许是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让他有了自信,总之,他现在就和那些正常孩子一样,轻松、快乐的学习着。孩子的转变过程是我最快乐的事情。

小学教育随笔3

“铃……”9月3日中午,吃过午饭,刚回到办公室坐下整理集体备课,我的手机响了,拿起来一看,是我们班的一位家长,只好无奈的接通电话:“喂,你好,xx他妈妈?”

“哦,xx老师呀,也不好意思打扰你”

“没事,有事你说。”

“我跟你说啊,xx今天中午回来成不高兴,叫吃饭也不爱吃。”

听到这,我心里咯噔一下,是不是又发生什么事啦?我心里想,连忙问道:“怎回事啦?”

“我这和他姨一起再三追问,最后才说出来:‘我给俺班语文老师两个月饼,老师不但没要,还把另一个作为奖品奖给俺班一个女生了。我自己都没舍得吃,俺班老师是不是嫌呼不好吃呀?我很伤心。’”天呀,听了这句话,我好难过,因为我以为是他外公给他的,这是他外公对他的爱。再说,我从来不要孩子的东西,每次逢年过节,都会有孩子带鸡蛋、粽子、月饼之类的,我都会以“好孩子,谢谢你,但老师不舍得吃,留给你吃”还给小孩,从来就没考虑孩子的感受。

“老师,我跟你说,这月饼是他哥哥从昆明快递回来的,一共两盒,他给他外公两个,给我一个,他爸一个,给你两个。他说:‘我最喜欢语文老师了,老师经常给俺们好吃的,我也要给老师吃,不知老师爱不爱吃?’你不知道,他高兴的.跟个什么似的,昨天晚上他就包好放书包了,一大早起就打开书包看呆没呆那,你没要吧,他很难受了,他叫我打电话跟你说说,这是他最喜欢吃的月饼,你没要他心里很难受了。”

“对不起,对不起,真的不好意思,实在抱歉,我不知道,我一定向他道歉!”听了他妈妈的解释,我脱口而出,连连道歉!我真的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举动,对孩子来说却是这么大的伤害,真的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拒收礼物的动作会伤害到孩子的幼小的心灵!

我经常会把家里吃不了的零食带到班级分给孩子吃。这学期刚分班,来自4各班的孩子很难管理,因此为了调动课堂气氛,今天早上,我又把家里吃不了的月饼带到教室,我告诉孩子“今天这节课,谁表现好,我就奖他月饼吃。”这一招刚开始还不太灵,过了一会气氛果然好多了,回答问题小手如林,最后带的十几个月饼分完了,我就把讲台上张挪亚给我的月饼将给一个刚分到我班的xx了。下课后又把剩下的那个还给xx了, ……此处隐藏8406个字……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使学生逐渐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;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。如何做人怎样培养?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家长、教师、长辈等做给学生看。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,当他们看到教师以身作则的时候,他们自己也就会严以律己;当他们看到教师是"嘴巴上的巨人,行动上的矮子"时,他们也会用自己特有的办法来"对付"老师。为人师表,做学生的表率,绝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口号。接受一个星期擦拭窗台的任务,直到"刑罚"期满,有多少教师能够认真去做?

很多时候,班级的管理总是不能让人满意,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班级的管理规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的,但在执行的时候,教师自己置身度外,成了一个判官。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,他们也会学者让自己置身于班规之外。举一个类似的例子:在一些公共场所,厕所内的脏乱情况总是让人不堪入目,但入厕者自己家庭厕所的环境就非常整洁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就是因为他们在公共场所入厕时,只是将自己看作是一个使用者,而不是共同维护清洁卫生的一员。

第二,言行之中尽显价值判断。当老师迟到的`时候,是向学生说一个谎,还是如实告诉学生迟到的原因,请求大家原谅?这其中就包含着一个价值判断。教师作出决定的过程,也就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。

每个教师走进教室之前,都不可能将自己的价值观放在门外,用课程标准规定的准则来实施教学。教师的一举一动,都存在着价值判断,这些判断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,比学科知识本身的影响要大得多。为什么教师的师德规范比其他行业的道德标准要高很多,就是因为国家意识到,教师的一言一行事关孩子品行的养成,事关国家的未来。

美国学者拉思在《价值与教学》一书中说:"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,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,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,判断和选择能力。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,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。"这段话告诉我们,培养孩子做人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,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,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。

第三,教学相长,品德的养成也是如此。教师的品行,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,贾老师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反过来,学生有了积极的表现,又让贾老师反思自己行为的价值,明白了"在不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陶冶了自己,我想这就是共同发展"的道理。教师不是圣人,不是一个道德完美者,和学生一样,都需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。而师生相互为镜,促进了各自的道德发展,这显然是一种双赢。这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啊。

教育即生长。不只是学生在成长,教师也一样。没有不需要学习的学生,也没有天生的教师。而要通过师生面临的一个个现实问题得到共同的、切实的成长,需要教师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人,需要卸下教师的角色与成见,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。

小学教育随笔15

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,课堂学习已经从认知学习转变为体验学习。体验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生活,用自己的心去感受,用自己的方式学习,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理解,使学生在体验和感知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。你们给孩子们提供什么样的汉语课堂?我认为我们应该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:

(一)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。

1、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情感是最丰富的。在语文课堂上,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“人文精神”,关键在于“情感”。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,使学生积极学习?向学生展示一个情绪化的我并陪伴他们度过每一个燃烧的岁月!

2、尊重需要并注意";兴奋。

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如视觉演示、猜谜或提问,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,营造“我想学”、“我想学”和“激发兴趣”的专心教学氛围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意向性,使教学过程“化苦为乐”。

3、在教学活动中,要注意师生之间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,即师生之间的和谐。教学中的“情感”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“催化剂”。有了它,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良好的`课文情境。

(二)给学生一个沟通课堂。

在以前的中文课堂上,学生们只是拙劣的听者,不能谈论沟通和谁在一起。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“答案”;沟通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沟通以及;学生沟通。

(三)给学生一个“开放的课堂”

1、让孩子“展示自己”

“教学不仅是一种讲述,也是一种对学生的体验、探索和感知”

给孩子一个他能跳多大的舞台。教室是什么?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态区域,是学生寻求知识、创造、展示自我、体验成功的平台。这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。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大的平台。孩子们的创造力有时超出了我们的想象:当我教“请、清、清、清”这组字时,这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。我让他们分组学习,让孩子们思考自己。没想到,学生们想出了这样一个答案:当太阳出来的时候,就会是晴朗的,太阳应该在左边的绿色,洒在地上的水是干净的,总是想着爱。

2、注意练习,多方面练习,理解语言。

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:教材只不过是例子。然后,在用好的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,下一步应该多练习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潜能。基于这个想法,我经常收集课外阅读材料并推荐给学生。“登罐麻雀楼”教学后,他带领学生阅读、背诵了《村舍》、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春晓》等多首古诗,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古诗,无形中积累了许多古诗。此外,我们还向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、300首唐诗、格林童话和其他书籍,让他们了解这本书的精妙之处!总之,老师应该是一个牧羊人,带领可爱的孩子们到最肥沃的草原上尽情享受!教师让学生通过“对话”表达自己的感受;说";以及;阅读,使课堂能在这种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达到高潮。

3、在生活中学习汉语。

“让汉语走进生活,在生活中学习汉语”。一直以来,我们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语,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汉语离他们很近。这样,孩子们就会更加自信,更加积极地学习。《生活识字》的教学实验证明了这一点。在街上,在电视上,在马车上,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读书的地方。把握生活的每一点。如果你眼中有资源,心中有教育,那么课程资源无处不在。

(四)给学生一个“感知课堂”。

1、把别人的情绪转化为自己的情绪。

秋天的图片它描述了硕果累累的秋天。学生如何体验作者对大自然和祖国山川的热爱?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美丽的秋天,然后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他们美丽的家乡。孩子们充满了自豪感,对家乡充满了无与伦比的爱和赞美。这样,孩子们自然会感受到作者的感受,深深地感动自己。

2、把别人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。

3、把别人的文章当作顾问,把你的生活当作军人。

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同学们一起理解的地方,每个人的收入都不一样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他人精彩篇章的同时,保持与自己的联系,了解自己和教学。

《小学教育随笔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