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阅读你可能做错了

时间:2024-02-01 23:29:38
亲子阅读你可能做错了

要区分事实与观点

在暑期课程中我有一位助教,她是个很好的女孩子,上海戏剧学院硕士背景,还跟着我开发过课程。然而,当她给孩子讲绘本时,我发现,和不少家长、包括开设课程的故事讲述者一样,她讲了好多自己对故事的理解。但我一定要说:这真的不是陪孩子读书的好方式。

我在教孩子思维方式时,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区分事实(Fact)和观点(Opinion)。事实是客观存在的,而观点是主观生成的。区分这两者至关重要:因为事实是可衡量的,有对错、有标准。比如这本书共20页,这是一个事实。而观点是见仁见智的,对于同一个事实,不同的人可能会生发出不同的想法。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就要弄清楚:这是在分辨事实,还是仅仅交流观点?

同样的,在阅读时,我们也要区分事实和观点。事实就是书本中讲到的东西,是客观存在的,而观点则是对这些内容的理解。在带孩子做绘本阅读时,我要让孩子看到的是“事实”部分。同时我要约束自己,尽量不说我对这本书的观点,因为我要让孩子自己去想。因为我作为老师跟孩子并不对等,如果我说了我的想法,很可能就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。

这是我一定要写这篇文章的初衷。我知道有很多家长都非常积极、很乐意陪伴孩子阅读绘本。但我希望我们能以更好的方式来做这件事,而不是像很早很早以前的语文老师,恨不得每一个字都要拎着耳朵告诉孩子它意味着什么,并且要求孩子牢牢记住。

怎么看一本书的事实?

从分辨事实与观点的角度,大家常见的“读后感”这种形式就不太合适。因为“感”属于观点,而且往往是抓住书中的某一点有感而发。我要做的事情,首先是让孩子如实地看到这本书的本身:文字、画面。然后让孩子在这些素材中找到关联,找到内在结构。

我在念博士的时候曾经疑惑过这样一件事:为什么我的同学当中有好多似乎无法进入文本的内部,总是绕着外围资料打转?明明有那么多条路径可以让我们深入其中,去看到作者在说的意思啊!或许这也是我们传统上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——如上文所言,讲了太多的“观点”。那些折磨人的中心思想、段落大意……请统统抛在一边。我要给孩子们读到的是这本书本身的内容。

如果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,我通常不会花很多力气在故事情节上,而是随着他自己的目光去关注画面,尤其是画面上的细节,以及细节间的关联。曾经我有个学生,从一本“无字书”里,通过光线、人物正在做的事情等线索推断出: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午。很棒的观察和思考!而且完全是自己琢磨出来的。我只提了个问题:你能看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吗?

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,不妨尝试借助思维导图,让他们画出故事的流程、结构。我会让他们先抽取故事的每一个步骤,画下来;在此基础上再看看,这些步骤之间的关联。很多时候孩子听故事(成年人看稍微复杂点的文章、书籍也是如此)感知是零碎的,只有印象最深的几个片段会留存下来。但如果能画出一张图,就会对故事有整体感,对细节之间的关系也会有了更好的理解。

尝试转入孩子的视角

除了要区分事实与观点,在陪伴孩子阅读时,我们还要尽量约束自己,少发表观点,而且,一定不要先发表观点。其实只要把事实部分梳理清楚了,孩子自己就能从中生发出许多有意思的想法,我们完全不必要着急慌忙地去告诉他:这里是怎么回事,那里表达了什么。这也是我在儿童教育中一直主张的观点:我们要退后一步,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。

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观点,除了明显的逻辑错误,最好不要否定。而且我建议,尽量转换到孩子的视角,去想想他为什么会这么理解,其中是不是有他自己的道理?如果想不出来,我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:直接问孩子好啦。“你为什么这样想?”一定要抱着真正的好奇心去问啊!

尤其是对那些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观点,如果我们抱着真诚的好奇心去问孩子,他很可能会给到出乎意料的答案——出乎意料地有意思,有想法,有想象力……要记得哦:观点是见仁见智的。面对同一个事实,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。我们要去接纳那些“不一样”。并且要意识到(最好还能传递给孩子)多元化正是世界活力的源泉。

当然,在这个观点之下,我们也可以表达从我们的角度所得的观点,跟孩子的不一样没关系啊!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,不表述自己的想法。首先不要害怕差异化,其次要明白地告诉孩子:这些都只是观点的一种,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。你可以听听我的有没有道理,可以接纳也可以不同意。这样通过亲子阅读和讨论,很自然就营造出“自由”的氛围了。

一些很赞的绘本

好多朋友都来问推荐书目,其实阅读是蛮私人的事,即便是小屁孩儿也各有兴趣所在。比如我们家孩子偏爱科技类绘本(当然有趣、好玩的故事他也喜欢),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爱这个类型。我在此列出几个我自己(和我的学生们)很喜欢的绘本,仅供参考:

《微风中的狮子》

《大黑狗》

《胡萝卜怪》

《武士与龙》

《云朵面包》

《失物招领》


《亲子阅读你可能做错了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